人工甜味剂主要是指一些具有甜味但不是糖类的化学物质。因而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食品和饮料广受瘦身人群的喜爱。然而前不久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公布的研究指出,人工甜味剂通过影响大脑反应,反而会令食欲增加。这下可苦了既喜爱甜味食品和饮料又要与肥胖做抗争的减肥或是想保持身材的人群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项研究到底是怎么样的。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分别研究两组果蝇,让它们在较长时间(超过5天)里分别暴露在添加人工甜味剂的食物和使用天然原料的甜食中,结果发现,前者比后者多摄入约30%的热量。研究人员称,这是次通过动物实验确认人工甜味剂刺激食欲。
对上述结果,研究人员用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机制加以解释:
在大脑中存在一个被称为“奖励中心”的区域,它能把感觉到的食物甜度和身体对能量的摄入量联系起来,如果这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大脑会通过增加或减少食物摄入量进行重新校准。
相研究专家表明,长期食用人工甜味剂会促使动物吃得更多,但是动物实验结果未必完全适用于人类。此外,这一实验还证实人工甜味剂的影响只是暂时性的,停止摄入大脑反应会恢复正常。
人工甜味剂能提供甜味,但却几乎不会有能量产生,所以,又叫低能量甜味剂,它的名称还有很多,如非营养性甜味剂、代糖等。目前,最受欢迎和使用最广泛的低能量甜味剂主要有: 安赛蜜、 阿斯巴甜、 纽甜、 糖精、甜叶菊糖、三氯蔗糖和高倍甜味剂。甜味剂的甜度是糖的上百甚至上千倍,由于其高强度的增甜特性,只需要使用少量详细>>
海鲜是不少人的心头好,但比利时与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出现在海鲜菜式上的青口(又称贻贝),平均一份约20只,便含有约90颗塑料微粒。而一份6只生蚝,也含有约50颗塑料微粒。若一周吃两份青口加一份生蚝,意味一年可能吞下1.1万颗塑料微粒。详细>>
在食品行业中,机器人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灵活性。包装商需要满足消费者各种不同的要求,机器人比传统的包装设备更能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包装物。详细>>
仅在美国,每年就会产生三千四百万吨的塑料垃圾,但这其中只有7%的垃圾被回收利用。塑料这种产品具有很多优点:坚固,便宜,易生产,但是这些特点也恰恰是他们给环境和人类造成的最大麻烦。详细>>
继玻璃瓶和纸盒之后,现在又首次推出PET瓶包装:对于法国果蔬汁生产商JusdeFruitsAlsace(简称:JFA)来说,已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果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这便是企业领导层的想法;为了灌装敏感性饮料,企业投资引进了可为产品提供最大程度保护的最新型灌装方式。除此之外,从吹瓶机到灌装机,所有的灌装设备详细>>
据外媒报道,美国餐具公司Loliware推出一种可食用维生素环保杯,可在用完后将其吃掉,或者由生物降解,避免产生垃圾问题。详细>>